一、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有必要。一方面我国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因此,凡是年龄在18岁以上、59岁以下的人,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该接种新冠疫苗。
二、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截至2月9日24时,全国接种新冠疫苗达4052万剂次,更进一步证明我国疫苗是安全的。
三、接种疫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自己不很清楚是否属于禁用人群,接种时主动提供健康状况,接种点的医生会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最好不要空腹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建议穿方便穿脱的宽松衣服;
按组织接种人员通知携带身份证、手机等物品,佩戴好口罩前往。
②接种期间:
· 全程佩戴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
· 向医生主动提供自己健康状况,近期服用的药物信息,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如果接种部位有伤口,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另一侧接种;
· 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 止血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③接种疫苗之后:
· 在接种点留观区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才可以离开接种点;
· 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
· 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四、接种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因为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1、年龄<18岁或≥60岁。
2、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备孕期妇女。
3、发热、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
4、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或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性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
5、严重慢性病(如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用再戴口罩吗?
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100%,在流行期间还会有较少部分已接种的人可能发病。另外一方面,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因此,接种疫苗后还是应该继续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其他防护措施如手卫生、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也需要继续保持。
六、如何通过接种疫苗在人群中形成群体免疫?
不同传染病的传染力不一样,阻断传染病流行的人群免疫力水平也不一样。一般而言,传染病的传染力越强,则需要越高的人群免疫力。例如,麻疹和百日咳传染力较强,如果要阻断它们的流行,人群免疫力要达到90%-95%。而消灭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人群免疫力要达到80%以上。人群免疫力达到上述阈值,也就建立了阻断麻疹、百日咳、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传播的免疫屏障。
人群免疫力跟疫苗保护效力和疫苗的接种率呈正比。因此,要达到足够的人群免疫力,需要有足够高的接种率,也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接种疫苗。反之,如果不接种的人比较多或大多数人不愿去接种,就形成不了牢固的免疫屏障,有传染源存在时,容易出现疾病的传播。
七、什么叫疫苗不良反应?
疫苗不良反应指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反应,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疫苗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主要指受种者发生的一过性、轻微的机体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烧、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罕见发生,如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
八、目前我国应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保护持久性如何?
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持久性。
九、接种疫苗后,多久才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十、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还有作用吗?
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研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等都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情况,也在开展相关研究,这将为后续疫苗的研发及应用提供预警和科学分析依据。
十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
十二、新冠病毒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通常情况下,病原体、疫苗特性、受种者状况等因素影响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流感病毒变异比较快,流感疫苗保护效期较短,因此需要每年进行接种。现在新冠病毒虽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目前发布的信息,显示针对在英国和南非等国家出现的新冠病毒所发生的变异,没有证据表明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新冠病毒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接种,需要继续针对病毒变异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和疫苗的保护持久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编辑:管理员
联系电话:028-84768072(院行政办公室) CopyRight@四川师范大学医院 通讯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 网站管理 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投诉电话:028-84768072(院行政办公室) 邮箱:xyysicnu@163.com |